上海长海医院李兆申最好代挂号真心实意
山西太原:42所医院检验结果可全市互认实施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在方便患者就医、简化患者就医环节、减轻患者负担、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等方面具有积意义。
太原市卫计委日前公布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结果互认资格名单,确定太原市中心医院等10所三级医院、太原市人民医院等32所二级医院医学检验结果可在全市医疗机构间予以互认。
并要求,各有关医疗机构应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的前提下,对42家取得医学检验结果互认资格的医院出具的医学检验报告予以确认,尽量减少重复检验,减轻患者负担,努力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上海:多家高水平社会办医机构纳入医保结算 肿瘤患者高70%费用以医保结算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近日消息,多家高水平社会办医机构纳入医保结算,一批品牌社会办医加入区域医联体。目前已有上海医学中心、嘉会医院、德达医院、泰和诚医疗诊所和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等多家高水平社会办医机构纳入医保结算。今后,医保患者在这些医疗机构就医,医保部分费用由医保基金予以结算,剩余部分由病人自己承担或由商业健康保险结算。与此同时,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支持新虹桥898医学中心、嘉会诊所等一批品牌社会办医加入区域医疗联合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医疗保障局、中医药管理局,委(局)机关各司局,委(局)直属和联系单位,委(局)属(管)医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等文件印发以来,各地迅速行动、创新落实,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良好态势。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创新线上服务模式,为支撑疫情精准防控、避免聚集交叉感染、促进人员有序流动和复工复产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总结推广实践中涌现出的典型做法,进一步聚焦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向纵深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决定在全行业深化“五个一”服务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进“一体化”共享服务,提升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服务水平
1.坚持线上线下一体融合。医疗机构要在持续改善线下医疗服务行动的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拓展服务空间和内容,积极为患者提供在线便捷高效服务,以及随访管理和远程指导,逐步实现患者居家康复。互联网医院要与线下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连续服务。鼓励各地运用智能物联终端设备,开展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特征指标数据的监测跟踪和管理,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健康管理下沉到社区服务站点。推进互联网诊疗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医院在基层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引导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有序促进分级诊疗。针对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等群体存在的“数字鸿沟”障碍,各地要切合实际坚持两条腿走路,合理保留传统服务方式,既要实现线上服务便捷化,又要注重线下服务人性化。在推行非急诊预约诊疗的基础上,医疗机构要简化网上服务流程,完善电话、网络、现场等多种预约挂号方式,畅通家人、亲友、家庭医生等代为预约挂号的渠道,同时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保留挂号、缴费、打印检查检验结果等人工服务窗口,配备导医、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人员提供就医指导服务,切实解决老年人等群体运用智能技术的实际困难。
2.优化智慧医疗服务流程。各地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积极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国卫规划发〔2018〕22号)要求,持续推动便民惠民10项服务30条措施落地见效。按照《关于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405号),二级以上医院要加快推进内部信息系统集成整合和业务协同,优化就医流程,提高服务效率。逐步实现在线健康咨询、复诊、审方、用药指导、心理与健康状况评估、接种预约以及电子处方流转、药品配送、跟踪随访、家庭心电监测、社区预约转诊等内容。医联体、医共体等要强化医疗健康服务一体化,以信息通支撑服务通,引导患者有序便捷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