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海医院预约李兆申代挂号必须的途径
据了解,2018年,全市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员达到1625万;388万城乡居民从去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实现持卡就医、实时结算。13万城乡低保、低收入和特困供养人员等社会救助对象,医疗救助“二次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辽宁:农村贫困户患21种大病可被专项救治
罹患重大疾病是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之一,大病专项救治可有效解决相关病种医疗救治需求,降低贫困患者费用负担。近日,辽宁省卫健委宣布,自2019年开始将辽宁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21种。
三种线上申请核酸检测方式:为了方便患者进行核酸检测,避免人群聚集,尽可能降低院内风险,仁济医院一共推出三种线上申请核酸检测方式可供选择:(1)手机端(微信、支付宝)线上申请核酸检测服务:仁济医院线上官方渠道——微信“上海仁济医院就医服务号”和支付宝生活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请登陆后点击“自助服务”模块中的“核酸检测”按钮:
(2)院内自助服务检测区:已在医院就诊的患者或者住院患者陪护请在自助服务区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扫描对应二维码进行预约,缴费后直接前往指定地点取管、采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医疗保障局、中医药管理局,委(局)机关各司局,委(局)直属和联系单位,委(局)属(管)医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等文件印发以来,各地迅速行动、创新落实,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良好态势。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创新线上服务模式,为支撑疫情精准防控、避免聚集交叉感染、促进人员有序流动和复工复产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总结推广实践中涌现出的典型做法,进一步聚焦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向纵深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决定在全行业深化“五个一”服务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进“一体化”共享服务,提升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服务水平
1.坚持线上线下一体融合。医疗机构要在持续改善线下医疗服务行动的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拓展服务空间和内容,积极为患者提供在线便捷高效服务,以及随访管理和远程指导,逐步实现患者居家康复。互联网医院要与线下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连续服务。鼓励各地运用智能物联终端设备,开展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特征指标数据的监测跟踪和管理,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健康管理下沉到社区服务站点。推进互联网诊疗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医院在基层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引导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有序促进分级诊疗。针对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等群体存在的“数字鸿沟”障碍,各地要切合实际坚持两条腿走路,合理保留传统服务方式,既要实现线上服务便捷化,又要注重线下服务人性化。在推行非急诊预约诊疗的基础上,医疗机构要简化网上服务流程,完善电话、网络、现场等多种预约挂号方式,畅通家人、亲友、家庭医生等代为预约挂号的渠道,同时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保留挂号、缴费、打印检查检验结果等人工服务窗口,配备导医、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人员提供就医指导服务,切实解决老年人等群体运用智能技术的实际困难。
2.优化智慧医疗服务流程。各地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积极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国卫规划发〔2018〕22号)要求,持续推动便民惠民10项服务30条措施落地见效。按照《关于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405号),二级以上医院要加快推进内部信息系统集成整合和业务协同,优化就医流程,提高服务效率。逐步实现在线健康咨询、复诊、审方、用药指导、心理与健康状况评估、接种预约以及电子处方流转、药品配送、跟踪随访、家庭心电监测、社区预约转诊等内容。医联体、医共体等要强化医疗健康服务一体化,以信息通支撑服务通,引导患者有序便捷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