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五官科医院陈兵预约专业代挂号办事到位
在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儿童白血病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7种大病列为贫困人口专项救治病种的基础上,2019年起,辽宁将肺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急性心肌梗死、白内障、尘肺、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唇腭裂、尿道下裂等14种大病纳入救治范畴,进一步扩大救治病种覆盖面,并成立重大疾病临床诊疗和质量控制专家组。凡罹患这21种大病的农村贫困户患者,将由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资金、健康扶贫补充保险等多种形式进行专项救治,降低自费部分负担。
推进“一网办”政务服务,化解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9.扩大政务共享服务。落实关于加强政务信息有序共享的要求,卫生健康行业在已经实现出生医学明、死亡明、全员人口信息、医师执业注册信息、护士执业注册信息、医疗机构执业登记信息等数据共享的基础上,由国家层面制定核酸检测信息等新一批数据共享清单,完善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支撑政务服务跨部门、跨层级办理。各地要完成“义诊活动备案”、“产品卫生评价报告备案”等政务服务事项的跨省通办。加快推动省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与各级政务信息服务平台对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一网通办。推广“出生一件事”联办等便民服务模式,实现出生医学明、预防接种、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社保申领等事项“一次提交、多联办、一站送达”。
14.深化防疫咨询服务。鼓励医疗卫生机构、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搭建互联网咨询平台,围绕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就诊指导、心理疏导以及中医防治等内容,提供便捷的医疗健康咨询服务,减少线下人员聚集,降低交叉风险。鼓励各地构建统一、权威、公益、的科普平台向公众开放,开展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诊疗救治等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和防护能力。各地要发挥远程医疗平台作用,借助信息技术下沉专家资源,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控能力。加强面向海外华人华侨的互联网咨询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地为海外华人华侨提供健康咨询服务。
中心医院PETCT主任-王跃涛1964年4月生,1986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医疗系本科,后参加东南大学研究生班学习3年,1992年10月到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工作。由于工作认真负责、业务技能提高较快,他先后两次被院领导选送到中国医科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和核医学科进修。1996年初,为加快徐州市中心医院的发展,院领导决定在全市及苏北地区率先引进德国西门子ECT,组建ECT室。PETCT是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医学影像设备的高尖端产品之一。2005年,经卫生部批准,引进了苏北及淮海经济区**一台功能分子影像设备PET-CT(该设备2003年国内才有了第一台)。王跃涛主任还一改国内医疗系统各学科独立诊断的传统方式,创造性地提出了“设备的融合、人才的融合、诊断的融合”的新模式,将核医学、影像科和临床紧密结合在一起,把诊断结果和临床相对照,不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现已成熟应用于肿瘤的良恶性诊断、鉴别诊断及肿瘤的分期、分级、疗效评价等,成为肿瘤诊治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这一模式,为核医学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可贵的经验。王跃涛主任在临床与科研方面的成果更是引人注目:他是国内报道“利用核素显像评价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经皮室间隔消融术疗效”的第一人,此项研究入围第八届亚洲、大洋洲核医学生物学大会“青年学者奖”比赛(国内仅3名学者入围),美国**核医学专家Wagner教授对他的研究给予很高的评价;他第一个在省内应用心肌灌注显像定量分析预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他不断拓宽核医学的临床应用,先后开展新技术10余项,有5项填补省内空白;他在SCI和《中华核医学杂志》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以其独到的见解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肯定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