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五官科医院王艳专业预约床位代挂号有保障
往返三次整合为“多跑一次”整合医疗资源、优化服务流程,是此次医疗服务品牌的一大特点。申城医疗资源通过建立医联体、多学科合作、流程再造,发挥更多作用,让基层卫生机构也能得到技术和人才支撑,让百姓就医更便捷、更实惠。以华东医院为例,医院以“多跑一次”的理念延伸到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构建华东医院—社区双向转诊绿通道,将传统来院就诊往返跑“三次”模式,精简整合为“跑1次院、挂1次号”的转诊就诊模式,使社区转诊病人确实体验到少折腾、少跑路、少忧心的管家式服务。医院还通过“一门式服务”(整合挂号、就诊、陪诊、收费等服务)、“三把手”理念(强基层的“帮手”,双向转诊的“推手”,诊治疑难重症的“高手”)、“五优先”服务(预约门诊、大型设备检查、会诊、病房、手术等五方面优先)的优化举措和流程再造,构建分级诊疗的“一公里”,进一步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赋予家庭医生更多可调配的卫生资源,实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转诊机制的性和医改成效。
出院预约出院病人可在病区咨询详情(可提前8周)
5. 现场预约
一楼便民服务中心(周一至周四7:30-15:30,周五7:30-11:30,可提前4周)
6. 电话预约
38626161转40000号或96886或114转名医导航(可提前4周)
1. 佩戴无呼吸阀口罩
2. 主动出示随申码及行程码
陪护人员均需查验并记录体温、旅居史、健康码、行程码及疫苗接种史,无异常方可进入病区。4、患者及陪护人员不得随意离开病区、不串门、不聚众。
此外,医院实行实名、分时段(30分钟)、全预约门诊就诊,请各位患者预先完成预约后再来院就诊。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8月3日发布)
1. 来院时,请确认已提前预约好您需要就诊的门诊。医院已实行门诊预约制,您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以及电话热线等渠道提前预约。
中心医院PETCT主任-王跃涛1964年4月生,1986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医疗系本科,后参加东南大学研究生班学习3年,1992年10月到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工作。由于工作认真负责、业务技能提高较快,他先后两次被院领导选送到中国医科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和核医学科进修。1996年初,为加快徐州市中心医院的发展,院领导决定在全市及苏北地区率先引进德国西门子ECT,组建ECT室。PETCT是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医学影像设备的高尖端产品之一。2005年,经卫生部批准,引进了苏北及淮海经济区**一台功能分子影像设备PET-CT(该设备2003年国内才有了第一台)。王跃涛主任还一改国内医疗系统各学科独立诊断的传统方式,创造性地提出了“设备的融合、人才的融合、诊断的融合”的新模式,将核医学、影像科和临床紧密结合在一起,把诊断结果和临床相对照,不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现已成熟应用于肿瘤的良恶性诊断、鉴别诊断及肿瘤的分期、分级、疗效评价等,成为肿瘤诊治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这一模式,为核医学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可贵的经验。王跃涛主任在临床与科研方面的成果更是引人注目:他是国内报道“利用核素显像评价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经皮室间隔消融术疗效”的第一人,此项研究入围第八届亚洲、大洋洲核医学生物学大会“青年学者奖”比赛(国内仅3名学者入围),美国**核医学专家Wagner教授对他的研究给予很高的评价;他第一个在省内应用心肌灌注显像定量分析预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他不断拓宽核医学的临床应用,先后开展新技术10余项,有5项填补省内空白;他在SCI和《中华核医学杂志》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以其独到的见解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肯定和好评……